第六十五章 过去的三个月 (第2/2页)
起初他们觉得《新月》应该算后者。
毕竟,范宁本人其实在一些半公开场合亲口承认了这一点,而且的确为其启动工作投入了一大笔资金,近乎烧钱的那种。
可后来人们发现,7月,8月,9月.往后面走,这本《新月》后来到底是亏损还是盈利,嗯还真是不好说!
它的发行面实在太广了,而且往小城、小镇甚至村庄的下沉
力度都极强,然后,这上面是带有一些广告小版面的!
高中低端均有涉及的乐器品牌、留声机品牌、谱架琴弦松香号油等耗材品牌、半月一度的世界各地「好演出」盘点、各大合作伙伴的企业文化或公益号召宣传.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它的内容受众,真的有这么广吗?怎么说它也是如今严肃音乐头部场馆编撰的艺术期刊。
上流社会或中产阶级能读懂是肯定的,但那些平民百姓用低廉的价格,甚至是半卖半送的方式,从基层院线渠道获得了《新月》,真的会去阅读么?哪怕是读一部分?
然而事实就是,他们真的读!而且,还挺喜欢!
只要是有「音乐兴趣」的,而且识字的,就会去读!
因为每期的《新月》,只有四成内容是艺术评论或行业资讯等专业性文章.
还有三成内容是「音乐人生」,这里面包括了很多音乐家们的艺术人生或轶闻趣事,是院线出版方以访谈或游记考察的形式撰写的,故事性非常强;
至于另外三成「乐迷说」的可读性则更强了,这里面全是普通听众自己的感悟分享和经历分享,甚至还有的人投稿了一些「小知识普及」或者是「圈内黑话」盘点考证!
什么钢琴家和指挥家的奇怪外号、唱片收藏者或歌剧圈子里的奇怪术语、某些知名作品的奇怪简称、什么「车祸现场」「炸管」「暖气片票」「中提琴笑话」、或是从某些过去知名事件中造出的「梗」.
上到贵族、教授、音院学生,下到中产、小市民、平头劳工,都爱读!
「但是奇了怪了,当时他不是暗自透露说要探讨什么"所有现代艺术"吗,这都第5期了,也没看见他动笔啊.」
珀尔托分离派的主席画家克林姆特,此刻正坐在圣塔兰堡的一家「书店咖啡馆」门旁的街道遮阳伞下。
他将礼帽挂在一旁,用自己的速写练习本画了几幅街景速写,然后津津有味地读起新的一期《新月》来。
读完后,将其习惯性地卷了卷筒才放回桌面,又端起滚烫的苦咖啡抿了一口。
克林姆特对《新月》发行的红火表现感到很意外。
自然也很羡慕。
不过令他疑惑的是,已经有不少新兴艺术团体受邀在《新月》上投稿评论文章了,自家分离派自己也写了两篇,当然都是各自宣扬一己之见的理念
「但范宁他自己这个"期刊第一版主",写的这些东西,我好像没看到和现代艺术一定有什么关系啊?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