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研究院 (第1/2页)
第五章研究院
目前设有的研究机构有:造纸研究院、印刷研究院、纺织研究院、火药研究院、火器研究院、机械研究院、农业研究院、造船研究院、日用化工研究院、飞行研究院等。
“研究院”自然是刘厚起的名字。他希望能建成后世那种大规模的研究院,不过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目前各大研究院大多数只有小猫两三只,最少的只挂了个牌在窝棚门口,其实里面一个研究人员也没有。
刘厚只是想先把架构搭建起来,有个奋斗目标,以后再慢慢去完善。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肥皂(日用化工)这几样东西目前技术都已经成熟,可以开展大规模生产了。不过刘厚依然设立相应的研究院,希望他们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新的产品。
这几个研究院也是研究人员最多的,毕竟懂这些技术的工匠现在已经有不少了。刘厚让葛玄选出其中技术精、头脑灵活,关键是有创新精神的人充任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这几间研究院的院长都是由葛玄兼任。
纺织研究院目前主要任务是研制新式的纺织机。刘厚可太记得当年英国工业革命时,新式纺织机的发明所起到的作用了。衣食住行,衣可是排在前一位的,要想解决这个老百姓首要关注的问题,就要革新纺织技术,就要有新式纺织机。
目前纺织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只有两位懂的制造传统纺织机的木匠担任。蒲元兼任院长。刘厚让左慈给他们大概说了一下新式纺织机的一些概念,可惜他自己也不是学这个出身的,只是知道纺织机大概是怎么样的,具体结构一无所知,只能靠他们慢慢摸索了。
农业研究院主要任务是研究杂交水稻。提高产量和抗虫抗倒伏的性状。这个刘厚比纺织机知道得稍微多了一点点。当年看到袁隆平事迹时,还百度过杂交水稻的原理,中学生物课也学过孟德斯鸠的遗传学理论。
于是他一股脑将这些理论倒给左慈,让他去传授给一些精于农事的人。研究人员主要是几个老农,意外的是董允作为关心农事的文官,对这件事非常感兴趣,于是刘厚让他做了院长。
火药研究院与火器研究院都是由左慈任院长。刘厚并不满足*,后世那些无烟火药、*什么的才是他的终极目标。左慈收了几个有文化的人作研究人员。
而火器研究院主要是研发火枪、火炮和火箭等。主要是由一些铁匠中的佼佼者担任研究员。
机械研究院、造船研究院、飞行研究院和纺织研究院一样都是蒲元兼任院长。
其中机械研究院,刘厚给的任务很多,有水力轮机、新式水车、车床、轴承、新式马车等等,随着刘厚想起什么随时加进去什么。这里集中了大量的木匠和铁匠。
造船学院和飞行学院目前还只是个空壳,除了蒲元这位院长外,就只有一块牌匾,没有一个研究员。
原因很简单,没有相关的人才。造船是东吴的强项,蜀地却没有这方面的人才。飞行更不用说了,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刘厚说出来之后,根本没人相信,连宗教界资深人士左慈都认为那只是神仙手段,只存在传说中。哪里能找到擅长制造飞行道具的“人才”?
后来得刘厚解释大家才明白,刘厚要做的不过是“孔明灯”的放大加强版。话说诸葛亮为了传递军情发明了孔明灯,这个大家都知道,毕竟作为刘备集团的工匠,有些工匠还亲自参与了孔明灯的制作,对此熟悉得很。
刘厚说要做个超级大的孔明灯,就可以载着人飞上天了。大家都给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不过也不得不认为,原理上是可行的。孔明灯能搭载一定重量的东西升上天,那如果做一个足够大的这种东西,搭载更重的东西上天是理所当然的。
要做一个那么大的“孔明灯”,还要有足够的强度,当然不是容易的事情。刘厚能想到的就是用铁丝扎一个球形的架子,以皮革覆盖表面,皮革的接缝处再覆盖一层皮,尽量令它不漏气。
刘厚让左慈找刘备下令收集辖区所有的皮匠,甚至到魏国和东吴高薪聘请皮匠。起初刘备听说左慈要造可以带人飞上天的东西时,也觉得他是胡闹,不过当左慈将“孔明灯”展示出来时,诸葛亮立刻恍然大悟,这还是哥的原创啊!左慈你竟然抄袭哥的发明!不过对于左慈要建造一个堪比宫殿那么大的“孔明灯”,诸葛亮还是挺佩服他的气魄的。
他当然很熟悉自己发明的东西,他也意识到,这个东西足够大的话的确是可以载人飞上天的。同时还意识到,这个东西在军事上的伟大意义。诸葛亮当时就激动得全身发抖,马上建议刘备全力配合制造这东西。
来投靠的流民很多,劳动力问题是解决了,但是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就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了。刘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除了各个领域的技术人员,还有管理人员。这些都不是从流民中能得到的。虽然,流民中也有一些人才,但毕竟不多,对刘厚来说杯水车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