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0531章 又坑人

第0531章 又坑人

第0531章 又坑人 (第1/2页)
  
  大汉建兴四年四月,永安都督、中都护、都乡侯李严,升迁前将军,同时从巴东郡的永安移治巴郡的治所江州。
  
  原李严副将陈到接手永安的防御,仍归李严统属。
  
  同月,李严回锦城面圣谢恩。
  
  与此同时,越雋长史冯永给锦城写三封信,一封是给留守自己府上的小妾阿梅,一封是通过锦城转去给汉中的张星忆,最后一封,则是给大汉丞相。
  
  诸葛亮接到越雋长史冯永的来信后,考虑许久,然后召来丞相府的长史向朗,参军蒋琬、杨仪、张裔等人,同时还特意请来前将军李严。
  
  冯永的来信里头,讲的是关于越雋的治理设想,其中着重点出越雋夷汉分布不均衡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对此建议对夷人进行大力教化。
  
  这个本来也没什么,父母官么,不就是教化子民,劝课农桑么?
  
  可是关键就在于,冯永提出的教化,是拿朝廷新编出来的典籍作为教化的一部分教材。
  
  于是这就涉及了一个敏感问题:知识解释权。
  
  南乡纸的出现,让朝廷有了与世家大族争夺知识解释权的机会。
  
  但仅仅是重新编辑典籍,对典籍进行注解,那只是第一步。
  
  最重要的一步是,要把官方注解的典籍推广开来。
  
  这才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就如南乡这种冯永自己一手建起来的地方,最多也就是教人最基础的识字和不被世人看重的算术之学,在朝廷的官方注解典籍出来之前,根本也没敢碰这些领域——当然,暂时也没这个需求就是了。
  
  就这样,还是被人喷为群魔乱舞之地。
  
  至于蜀中这种被世家大族垄断教育权知识解释权的地方,朝廷想要推广自己的官方典籍标准,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毕竟几百年的世家风流不是白说的,单单一句“这句话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解释”,就足以让世人觉得世家的解释更有权威性,正确性。
  
  所以想要从世家手里争夺知识解释权,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
  
  冯永提出的建议,让大汉丞相看到了另一种途径。
  
  农村包围城市这句话,大汉丞相是不懂的。
  
  但他知道,汉夷杂居的地方,同时也是世家势力薄弱的地方,如果在这些地方推广官方典籍呢?会不会有点效果呢?
  
  大汉丞相考虑了许久,也没有什么把握,所以这才召集众人过来商量一下。
  
  “丞相,光武皇帝时,南匈奴内附,分屯部众于边境各郡,助大汉戍守边疆,大汉由此边境安宁,此乃长策是也。”
  
  “丞相平南中,却不在南中诸县设汉官,驻汉兵,仍由夷人自治,朝廷不但不费钱粮,反而能得铜漆牛马之利,此亦善策是也。”
  
  “故严以为,冯长史之言,实是多此一举。那越雋夷人,若是愿意归顺者,可教其农桑,若是不惯农桑者,可仍令他们自守其地,遵其旧俗。”
  
  “若是过于压迫,只怕会再生夷乱,焦璜、龚禄便是前车之鉴。”
  
  李严比诸葛亮大一岁,但因为吃好喝好,看上去反倒是比诸葛亮年轻一些。
  
  此时坐在主客的位置,慢条斯理地说道。
  
  李严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怀柔,只求夷人不乱即可。
  
  至于教化什么的,就不要强求了。
  
  光武皇帝那等雄才,不但让南匈奴的人南迁,甚至还专门划分了地方给他们集中居住。
  
  丞相你平定南中后,不也是仍让南中的豪族和夷帅蛮王统其旧部么?
  
  这冯郎君却是有些折腾太过了。
  
  教化?教化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么?万一激起夷乱怎么办?
  
  这话要是放在两年前来说,那的确没错。
  
  但今日不同往昔,朝廷手里有钱,有粮,甚至还可以通过毛布和南乡储备局发行的票子,悄悄而又隐蔽地触摸一下世家大族的敏感点。
  
  老子现在不用求你了,甚至反过来你还得求着我,凭啥你手里有的东西我不能有?
  
  意思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李严可能是离开权力中心太久了,也可能是大汉这几年变化太快,更可能是因为某些不好启齿的原因,开口就直接表态冯郎君多此一举。
  
  大汉丞相一听这话,眉头就是微微一皱,然后又马上松开,动作很轻微,只有一个人注意到了,那就是杨仪。
  
  只听得杨仪开口道,“李君侯说得有理,但仪有一言。”
  
  李严看都没看杨仪一眼。
  
  他本性情孤傲,如今地位仅在诸葛亮之下,杨仪不过区区一参军,两者的体量不在一个等级,他根本没有必要理会。
  
  杨仪心胸也不大,看到李严这副模样,心头愤恨之意顿生。
  
  他本是想说得委琬些,但如今却是不管不顾地大声道,“孔子删诗书,著春秋,作易传,传经艺,所为何?不正是欲重建周礼?”
  
  “为何欲重建周礼?正是因为春秋诸礼崩坏,几成蛮夷之地,礼实乃是汉夷的根本之辨也!”
  
  “若是汉人入夷地,说夷话,行夷礼,那他岂能算是汉人?当今天下大乱几十年矣,多少汉民为避乱世,遁入蛮夷之地,成了夷人?”
  
  “反之,若夷人入汉地,习汉话,行汉礼,又岂能算是夷人?”
  
  “冯君侯收越雋夷人,欲让他们改夷俗,教他们汉礼,此乃教化大功是也,当大力推行才是,如何能说是多此一举?”
  
  此话一出,连好老人向朗都吃惊地向杨仪看去,这家伙,还当真是大胆!
  
  “冯君侯可比光武皇帝?亦或可比丞相?”
  
  李严冷笑一声。
  
  这话问得委实诛心之极。
  
  杨仪顿时胀红了脸,牙齿咬得格格作响。
  
  这李严,根本就是要把他往死里坑啊!
  
  若是他答是,不但是当场得罪了丞相。
  
  就算是远在越雋的冯永,得知了今日之事,只怕也要跳脚,恨不得直接赶回锦城把他掐死!
  
  比光武皇帝还厉害?你怎么不扶摇直上九万里?
  
  可若是答否,那光武皇帝和丞相都是以怀柔为主,那冯永不遵循旧例,不就是自作聪明?
  
  诸葛亮咳了一声,终于插了一句,“公琰,你觉得如何?”
  
  问的却是蒋琬。
  
  蒋琬与杨仪的关系并不算好,但也不算差,而且同为丞相府参军,此时看到他硬肛李严,也有些担心。
  
  听到丞相问话,连忙开口道,“回丞相,琬以为,李君侯说得有道理……”
  
  李严满意一笑,杨仪则是怒目而视。
  
  “然冯郎君乃是山门中人,行事常有惊人之举,咳,倘若当真能如杨参军所说的,教化夷人习汉话,学汉礼,那越雋郡岂非能成为第二个朱提郡?”
  
  朱提郡儒学兴盛,大姓人家以习汉书,行汉文为荣,南中叛乱时,朱提各夷王大姓皆是不为所动,正是因为人心向汉。
  
  李严杨仪两人却是没想到蒋琬后面的话里还有转折,于是两人的神情竟是又立马互相调换了过来。
  
  要说起知晓诸葛亮的心思,除了去汉中当太守的马谡,接下来定然就是蒋琬。
  
  别的不说,李严劝丞相进九锡称王的事情,蒋琬是少数知晓的几个人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